首页 > 税改动态

企业减了税 为何反而对消费者涨价?

 来源:每日商报 
企业减了税 为何反而对消费者涨价?
孙侃

  (中国作家协会会员)

  企业减了税,拿到了实实在在的福利,竟然反过来抹着眼泪哭穷,乃至对着消费者的钱囊磨刀霍霍,此番行为实在荒唐。

  前段时间成为热词的“营改增”,对企业不啻为一声福音,它对减轻税负、降低融资成本以及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,都是有利的。福利红包即将发下,企业普大喜奔之时,却有个别行业、个别企业竟反而向消费者挥起了宰客大刀:在即将到来的“五一”假期,凯悦、洲际、万豪、希尔顿等国际酒店集团纷纷提价,究其理由,上海希尔顿酒店员工承认是因为实行了营改增,所以房价涨了6.9%。

  这就怪了。明明在实行营改增之后,一家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下的酒店,其税负将下降约40%。按理说,应该与消费者分享这福利红包,下调房价才是,怎么反而对消费者提出更大的索取?即使有所谓营业税是价内税,营业额包含营业税额,改成增值税后实行价税分离,酒店的营业收入将有所“下滑”,进而影响部分核心指标一说,但这一说法仍站不住脚。不能因为成本结构计算方法的不同,不能只从自身特殊考核指标出发,来歪曲营改增的原意,甚至以此作为乱涨价的理由。27日,上海市税务局会同财政、物价、旅游等监管单位约谈沪上部分知名酒店集团,指出部分酒店这种做法涉嫌违反价格诚信、价格欺诈、串通涨价,责成其立即开展自查自纠,进一步规范价格行为,消除社会不利影响。

  监管部门这一回行动迅速、措施果断,是因为全面推开营改增乃国家层面的重大税制改革,既意在减轻企业负担,提振实体经济,又期望凭借此举来降低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,惠及民众。可以说,这项政策既有现实考虑,又含有莫大(博客,微博)深意,个别企业的“误读、误解”乃至趁“五一”假期这一重要消费节点上把水搅浑,借机牟利,实属冒天下之大不韪,监管部门对此不可能睁只眼又闭只眼。事实上,前段时间各个层面、各类媒体对推广营改增的广泛宣传,以及细而又细的释义解读,已经充分显示了这一政策高于它者的力度和地位。从这个角度上说,那几家国际酒店集团真的是读歪了这一政策。

  令人欣喜的是,监管部门在使出铁腕、把违规行为扼制在萌芽状态的同时,又跟进了种种服务措施。众所周知,酒店业业态复杂,包括住宿、餐饮、健身、休闲、商务等多种服务,政策适用不同、税收征管有异,如何把新政策用准、用足,确实需要学问。上海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,接下来,财税等相关部门将重点进行纳税培训和政策辅导,全力做好相关纳税服务工作,企业自身也应及时调整财务核算,而这又需要相关部门具体的业务指导。服务同样是监管的一部分。当企业已被提供了必要的专业服务,已被认定掌握了依法依规经营的必备技能,也就丧失了胆大妄为、强词夺理的任何理由和机会。

  企业减了税,拿到了实实在在的福利,竟然反过来抹着眼泪哭穷,乃至对着消费者的钱囊磨刀霍霍,此番行为实在荒唐。是不是任何政策收放、任何趋势起伏,个别商家都会据此折腾出涨价这一不变的招术?上海市相关部门要求各酒店集团树立行业典型示范,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持国家,这已把依法依规经营提升到了爱国层面。的确,无论是爱国,还是不欺负消费者,无论是国际知名集团,还是尚在成长的小公司,企业的道德良心首先不能丢。 


阅读次数:418

税收法规

更多 >>

税务实务

更多 >>

财税新闻

更多 >>